Search


有一陣子很迷日本的咖啡店,買了很多書和雜誌想要一家一家造訪,但突然某一天開始就沒興趣了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有一陣子很迷日本的咖啡店,買了很多書和雜誌想要一家一家造訪,但突然某一天開始就沒興趣了,完全無感了。追究原因發現日本的咖啡店雖然文青度破表,又講究整體美感和包裝,但都有某種「自我感覺良好」「瞧不起人」「以店員爽為原則」「管你去死」的潛台詞在裡面。

例如我在雜誌上發現這家喫茶店,感覺復古又假掰,但進去不到30分鐘我就逃出來了,裡頭給人一種無法做自己的窒息感,我想不只是這家店而是整個國家有時都給我這種感覺。

有些店內禁止攝影,姿態超高(卻要你追蹤他們的IG或Twitter),而且都已經2018年了店內堅持絕不提供WiFi,這點除了跟不上潮流又小氣巴拉再找不到別的理由,就好像廁所故意不放衛生紙一樣,完全不重視客人基本需求。

最重要的「咖啡」本身,擺了一堆豆子什麼衣索比亞瓜地馬拉感覺好像很有一回事,喝起來卻很普通,一杯還五、六百円日幣,真的不如去喝連鎖咖啡店Tully's,至少我每次喝完便秘就解除了(誤)。

幾乎可以在此宣佈,日本大概是全亞洲WiFi普及度倒數第二低的國家(可能僅次於北韓),人家尼泊爾連破舊長蜘蛛網的路邊餐廳都有網路,泰國連騙錢的腳底按摩店都有WiFi。

日本這種虛有其表的假掰咖啡店我最討厭了,但數量太多根本討厭不完。就像K-pop或國語流行歌一樣討厭不完。人生太多討厭不完的事,於是我越來越痲痹也無感。

#不過台灣和泰國咖啡店我不討厭
#除了中山站的日子咖啡以外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美麗島出生,男子高校畢業。 有事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